故事佬网

雷州沈塘人龙舞

2022-11-02 11:30:27

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,雷州市沈塘圩例行举行极具特色的人龙舞表演,让素有“东方一绝”之称的人龙舞与民同乐,“畅游”月圆之夜。这一传统文化狂欢压轴节目只有100多人参演,然而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群众围观,造成万人空巷,令人叹为观止。

“人龙舞”俗称“送龙子”或“扛龙”,是一种人体造型的地方传统节庆舞蹈。湛江至今仍流行舞人龙的地方有雷州沈塘镇和东海岛。其中沈塘人龙舞始创于明嘉靖五年(公元1526年),初为当地群众即兴性的娱乐舞蹈,后演变为中秋节月圆之夜狂欢的传统节目。明清时期,人龙舞曾盛行于雷州府三县九所,现分布于雷州市沈塘镇沈塘圩。

据传,嘉靖五年(公元1526年),当地富商陈仕恺为了方便周边群众,促进当地商业贸易,遂投资兴建沈塘新圩,并承诺按市价收购圩日里未售完的货物,以保护商贩利益。因此,沈塘圩的市场得以建立和发展。当地群众为了感谢陈公这一善举,并表达内心的喜悦,便在街上聚集欢庆,载歌载舞。成年人激动起来,把小孩抬上肩膀并卧置其肩,一个接着一个,组成人们期盼中“龙”的形状,满街狂舞……形成了沈塘人龙舞雏形。

民国《海康县续志·地理·民俗》记载:“舞龙者,前一人为龙头,后为龙尾。次一人直卧,手抱前者脚挟后者。挨次递抬,向街直走。该舞蹈已被录入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》(广东卷),并被列入“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”名录,流传雷州民间近500年,已成为民众图腾崇拜的象征和寓意喜庆吉祥的一种社会文化。

“人龙舞”是湛江市郊东海岛(粤方言区)一带流行的民间舞蹈,起源于明末清初,盛行于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,是一种大型的广场艺术。

过去每逢农历中秋,或年晚丰收时节,当地人都要在街道或广场上表演“人龙舞”,每次表演都要持续三个晚上。

东海岛人龙舞在村中老街狂欢“人龙舞”是我国龙舞的一种,但它全部由人组成,龙首、龙身、龙尾都用人体接架组合。龙头由一个身高力大的青年身负三个小孩,分别代表龙舌、龙眼、龙角;龙身由大人支撑着仰卧的孩童,一节一节地连接起来;龙尾也是大人肩扛着一个小孩,双脚叉开,以示龙尾。表演者头扎黄、红两色头巾,身穿短胯龙衣,臂、腿都扎着绑带,显得坚实有力。

这种“人龙舞”一般长十来米,由五、六十人组成,也

声明:如果本文侵犯作者的权利,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。
上一页 1 2 下一页

所有内容均由本站原创和转载组成,如果有侵犯您版权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果您有作品需要发表,请联系我们投稿。

COPYRIGHT © 2016-   故事佬网  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