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佬网

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

2022-06-02 09:54:23
网络

“照你所说,俄国皇帝有的是金银财宝,珍贵貂皮。作为皇上的使节,你为何不带礼品觐见中国皇上?”彼特林找借口说:“我出发匆忙,礼品未及随身携带。现礼品已在俄国装车,随后运到贵国首都。” 官员听罢说,“你既无国书,又无国礼,恐难受到中国皇帝的接见。”

  事情是这样的,身为沙皇特使,彼特林在京期间,一直存有觐见明神宗的幻想,但他也明白,他此行中国,随身既无携带沙皇国书,更无沙皇之无国礼呈献神宗,完全不符合国际外交礼仪,恐怕中方不会安排会晤,若真的会晤,彼特林内心还有问题比较纠结,即大明王朝将外族上层人士赴京觐见皇上,视为归顺天朝君王,一律要求进宫的外国代表见皇上时,必须跪地叩头,行御前大礼,此举被均被西方朝觐者视为“有损尊严的礼仪”,所以,彼特林在内心深处也颇为拒绝。

  果然,朝廷官员听说比特林没有正式外交身份,别说安排他见皇上,他们自己都不想见这个“来历不明的蛮夷”,比特林在其旅行笔记中写道:“我们最终未曾觐见皇上,乃因无以承奉,告曰,若无觐见之礼,则无以受邀参加皇宫宴会之可能;惟有呈献国礼,方可得回赠。”

  彼特林一行12人,仅在北京停留四天,便被中国官员以“手续不全,退返重办”为由劝离北京,同时,朝廷留给他一封皇上御笔签署的国书,委托他转交沙皇,内容是允诺彼特林等俄国人在中国经商等。

  彼特林就这样匆匆结束了他的中国之旅,回到了托木斯克,向库拉金公爵报告了他在北京的所见所闻,还将中国国书转呈沙皇。

  但是,由于中国国书是用中文书写,沙皇朝内无人懂得中文,所以长久无人问津,中国国书被束之高阁达56年之久,一直放到1675年,以至于“中国国书”一词,从那时起便成为俄语的一个典故,意指一份重要的,却又无人能看懂的神秘文件。

  后来俄国与波兰和土耳其频频交战,无暇东顾遥远的中国,彼特林的北之行几乎被遗忘。

总而言之,彼特林的北京之旅,是一次以考察为名的军事侦察,他在沿途各地获取了有关西伯利亚和中国的海量珍贵情报,体现了沙俄准备侵入远东的战略意图,为俄国后来征服西伯利亚及更为广大的地区,图谋进

声明:如果本文侵犯作者的权利,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。
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

所有内容均由本站原创和转载组成,如果有侵犯您版权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果您有作品需要发表,请联系我们投稿。

COPYRIGHT © 2016-   故事佬网  版权所有